我虽然不够资格讲金融或经济,但是看了郎咸平谈金融的书,有一点感触。郎咸平的专业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问题,真好我最近学习了一点金融数学的皮毛,所以大概能知道他为何感叹自己只是美国一个得了个博士学位的普通人而已,因为金融虽然是非常数学化的学科,但具体的操作却非常复杂。这种复杂性来源于金融方程中参数的确定。从郎教授提到的一些工作,我相信他已经转向计量经济学。
他自认为自己知道得太少,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因为在大学里教导的或研究的只是只不过是理论而已。而现实的经济涉及的是具体的数据,而这些数据都是西方金融集团和政府的知识产品,他们不可能随意提供给社会。
然而,我们的社会并不关心自己也来收集这样的数据,也不要求大学这样做,避免社会的经济被大集团垄断,而是只关心自己孩子的成绩是否比邻居的更好。大学呢,不是关心自己是否建立了丰富的知识系统,而是争取ISO认证,发表一些高深莫测的文章,你认为这样一个社会能如何进步?你看到那一间公司和那一个社会可以不靠创造对大众有利的知识和产品,而是靠ISO认证和文章而壮大的?认证本来是一间公司对自己的规范化,当规范变成形式,我们之不够制造更多纸张而已。那些记录可以充满一栋大楼而没有人阅读,就像许多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没有人看一样。
同事向我投书一件可悲的事情:一个小学生手头上有垃圾,就向母亲指着垃圾,让母亲去丢,也偏偏有这样的母亲,继续纵容这种连垃圾都不会丢的小孩,替他丢垃圾。我想,这样的人能学出什么?如果将来金融界都是这样的一批人,这个社会的财富将会面对多大的危险?可怕的社会前景啊!